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第24届CCOS全国眼科年会上,来自中山眼科中心的王智崇教授,从干眼的角度,探讨了泪膜的变化对屈光性手术的影响。

王智崇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干眼症专家,对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2007年到2017年间,随着干眼症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业内对干眼的定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泪液不稳定”和“渗透压增高”这两条因素一直都出现在干眼共识中。这充分说明了这两条因素对干眼的明确影响。了解“泪液不稳定”和“渗透压增高”的概念,首先需要对眼睛的泪膜层有一个基本了解。
一般而言,我们将泪膜分为三层进行理解,分别是脂质层【表层】、水液层【中层】和黏蛋白层【深层】。

1、【表层】脂质层,主要来源于睑板腺。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为眼球表面提供润滑作用;2、【中层】水液层,由主泪腺和副泪腺产生,是泪膜中容量最大的部分,其作用是使氧能弥散到角膜组织,并携带无机盐类、代谢产物、葡萄糖、溶菌酶、乳铁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3、【深层】黏蛋白层,来源于副泪腺及结膜杯状细胞,其功能是通过上皮的微绒毛,覆盖于疏水性的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的表面,使水分均匀分布于结膜、角膜上。
“泪液不稳定”和“渗透压增高”是如何影响眼表的呢?
众所周知,睑板腺分泌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泪膜脂质层的稳定,通过荧光染色可以清晰显示出泪膜层表面破裂的情况。

泪膜层表面破裂情况
不稳定的泪膜对表面的润滑和光线透过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整个角膜其实非常薄,只有550nm,但角膜拥有+43D的屈光度。同理,泪膜层更薄,这其实对角膜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影响泪膜稳态的因素
渗透压增高会影响眼表,这与泪液的稳定度相关,而影响的形式又有所不同。
渗透压的变化对细胞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我们可以从王教授的PPT中,很清楚的了解到“泪液高渗-细胞皱缩-眼表失稳”的理论关联。

泪液高渗-细胞皱缩-眼表失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泪膜稳态是获得最佳视力的保证。
由以上结论,可以知道干眼究竟是怎样影响屈光手术的术后效果。干眼引发泪膜稳定性下降,会引起角膜K值和前角膜曲率发生明显变化。大家都知道,精准屈光手术术前需对眼睛进行精准测量、分析、计算,术中精准设计、实施手术方案,术后精准评估疗效。这一切的基础始于精准的术前检查。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泪膜不稳定而引发相关计算参数的变化,那么肯定会引起手术设计上的计算错误,那么不论你的手术做得多么完美,最终手术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我们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为例。据欧洲的白内障手术数据统计分析,10%术前泪液高渗眼,人工晶体的计算差异会达到>0.5D;10%高渗泪液者出现1D屈光和0.5D散光偏差。干眼IOL预测值偏向远视。

精准白内障手术,病人所花费的费用远比一般复明手术要多。因此,对视觉效果的期望也会比一般白内障的要高很多。如果出现晶体使用上的误差,就会造成患者的术后效果的失落,做所谓的屈光白内障手术也就无甚意义了。
干眼症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点眼药水,很多患者不明就里。以为只要是眼药水都能缓解眼干的症状,其实并非如此。
王教授提醒,对于干眼症的眼药水,需要对症用药,不可盲目!尤其是不要点含有防腐剂的眼药水,否则还不如不用!王教授还建议,如果希望享受更好的视觉质量,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提升泪膜稳态。对已经出现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积极接受理疗及相关的干眼治疗,以减轻因睑板腺带来的干眼问题;对于高渗透压和眼表损害的患者也应积极地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