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调节能力下降,老花眼(又称老视)几乎成为每个人必经的生理过程。与此同时,原本透明的人工晶体也可能变得混浊,形成白内障。
过去,白内障手术仅仅是为了“复明”,而术后看近处仍需依赖老花镜。如今,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的到来,多焦点人工晶体(MIOLs) 的出现,让通过一次手术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实现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的愿望成为可能。
一、从“看得见”到“看得好”,多焦点人工晶体的工作原理
传统单焦点人工晶体只有一个焦点,只能为一个距离(通常是远距离)提供清晰视力。术后患者看电脑、读书看报仍需佩戴眼镜。而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设计理念是将进入眼内的光线重新分配至多个焦点,从而形成不同距离的清晰图像。

其核心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1. 衍射型:晶体表面有微小的同心圆阶梯状环带,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将光线分散到远、近两个或多个焦点。这类晶体的优势是近视力通常非常出色,但可能在夜间出现光晕等视觉干扰。
2. 折射型:晶体表面为平滑的、不同折射率的环形区域,通过折射将光线分配到远、中、近多个焦点。这类晶体通常能提供优异的中距离视力(如看电脑、仪表盘),视觉干扰相对更少。
新一代扩展景深(EDOF)型:
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技术。EDOF晶体通过创造一个延长的焦深,将单一焦点拉长成为一个连续的“焦段”,从而覆盖从远到近的视力范围。它与传统多焦点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创造几个离散的清晰图像点,而是创造一个连续的清晰视觉带。其优点是对比度敏感性损失更小,夜间视觉质量更高,光晕和眩光现象更轻 [1]。
“大脑适应”是关键:植入多焦点晶体后,大脑需要一段时间(通常为3-6个月)来学习“忽略”模糊的图像,“选择”并聚焦于清晰的图像。这个过程称为“神经适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如何实现“全程优视力”?
“全程优视力”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借助眼镜,即可在大部分场景下获得舒适、清晰的视觉体验。
多焦点人工晶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远视力:驾驶、看电视、欣赏风景时,依赖晶体的远焦点或焦深范围。
中视力:使用电脑、做饭看灶台、查看汽车仪表盘时,这是现代人至关重要的视觉距离。折射型多焦点和EDOF晶体在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近视力:阅读手机短信、看书、穿针引线时,由晶体的近焦点提供清晰视觉。
一个成功的手术,是让患者在不同场景下自如切换,减少对眼镜的依赖,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三、专家详解:如何根据用眼习惯“量眼定制”?
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并非“越贵越好”,而是一个 “量眼定制” 的个性化过程。专业医生会综合以下因素,与患者共同决策:
1. 详尽的术前检查是基础
眼部生物测量:精确计算晶体度数,并评估角膜散光。若存在显著散光,可能需要选择或联合使用散光矫正型(Toric)多焦点晶体。
角膜形态与干眼评估:角膜不规则或严重干眼会影响光学质量,可能不适合植入多焦点晶体。
眼底情况:患有黄斑病变、青光眼等眼底疾病的患者,可能无法从多焦点晶体中获得理想效果,甚至可能加重视觉困扰。

2. 核心考量:患者的生活与用眼习惯
这是选择过程中最具个性化的部分。医生通常会问:“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做什么?”,根据您的具体用眼习惯,为您制定手术方案。
对于频繁使用电脑、从事文案工作或爱好烹饪、音乐(看乐谱)的患者:强调整焦晶体或折射型多焦点/EDOF晶体。因为它们能提供无缝衔接的中距离视力,这对于看电脑屏幕和操作台至关重要。
对于有大量精细阅读需求(如读书、看报、穿针)的患者:传统的衍射型多焦点晶体可能提供更出色的近点视力。
对于经常夜间驾驶、对夜间视觉质量要求极高的患者:EDOF晶体是优先考虑的选择。因其光晕和眩光现象更轻微,能提供更舒适的夜间驾驶体验 [2]。
对于生活方式活跃,追求全面脱镜,并理解并接受可能需要神经适应过程的患者:可考虑三焦点或景深扩展型晶体,它们旨在提供从远到近更完整的视力范围。

3. 双眼协调设计的策略
有时,医生会采用“双眼互补”(Monovision) 的策略,即主导眼植入用于看远,非主导眼植入用于看近/中距离,或者双眼植入不同类型/焦点的晶体,以实现最佳的全程视力互补。这需要精密的术前规划和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
四、理性看待:并非人人皆宜
多焦点人工晶体技术先进,但也有其适用范围。以下情况需谨慎选择或可能不适合:
存在未控制的严重干眼症。
患有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疾病(如黄斑变性、晚期青光眼)。
角膜存在严重不规则散光。
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星芒、光晕等现象无法理解或接受者。
期望值不切实际的患者。
总结
多焦点人工晶体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通过精密的光学设计,帮助患者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告别老花镜的束缚,享受高质量的“全程优视力”。
然而,成功的手术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依赖于详尽的术前评估、个性化的晶体选择方案以及医患之间充分的沟通与信任。
在做出决定前,请务必与您的眼科医生进行深入交流,全面评估您的眼部条件和生活需求,共同选择那条最适合您的清晰视觉之路。
参考文献:
[1] Cochener, B., & Concerto Study Group. (2018). Clinical outcomes of a new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intraocular lens. 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 34(12), 817-823. (该研究详细描述了EDOF晶体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优势)
[2] Gundersen, K. G., & Potvin, R. (2021). A comparison of visual outcom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a diffractive trifocal intraocular lens and an extended depth-of-focus intraocular lens. Clinical Ophthalmology, 15, 1517-1525. (该研究比较了三焦点与EDOF晶体在视觉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背景文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 (2020). 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眼科杂志, 56(7), 485-490. (该共识为中国眼科医生提供了多焦点晶体临床应用的权威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科普教育,旨在介绍医疗技术进展,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和治疗。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具体方案请务必遵从眼科医生的指导
图片版权声明:本文配图主要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版权申明:平台原创稿件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镜像至其他网站、公众号或商业平台;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如有侵权,本平台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